診斷與鑒別診斷
成年人中的易性癖診斷并不困難,他們有強烈的易性要求,并有一貫性的心理性別與生物學性別截然相反的認定。他們不但相信自己是真實的異性,而且希望周圍人也按其體驗的性別對待自己。青春期及其以前的易性癖診斷有時比較困難,這是因為患者本身的性體象分化常不明顯,其心理性別與生物學性別的矛盾尚可通過其他途徑加以掩飾或發泄,易性要求可能并不突出。但其性身份異常的特征是始終存在的,故只要細心與異性裝扮癖和同性戀等相鑒別,還是可以作出正確診斷的。
容易與易性癖相混淆的是異性裝扮癖和同性戀。這一方面是由于其發生的原因和表現有很大的交叉,另一方面也由于傳統認識中曾把它視為同一種性偏離的不同情況。但實際上,易性癖與異性裝扮癖之間的差異,不僅在表現上而且在實質上都有所不同,易性癖者可有異性裝扮行為史,但并不絕對,而且時間也相對較短,他們并不像異性裝扮癖者對異性服飾那樣關注,也沒有著異性服飾時的性興奮或性快感,其異性裝扮只是基于使外表更符合其自覺性別;而異性裝扮癖者的異性裝扮均帶有性快感追求成分,并常有伴隨著異型裝扮而出現的性興奮或性感滿足。異性裝扮癖與易性癖的關鍵性區別在于,前者對自己的生物學性別持肯定態度,并沒有改變自己生物學性別的欲望,其性定向通常是指向異性的;而后者對自己的生物學性別持否定態度,有改變自己生物學性別的一貫性要求,其性定向通常是指向同性的。同性戀者的性定向與大多數易性癖者的性定向相同,都是指向同性的,但根本的性別身份特征是不同的,同性戀者一般對自己的生物學性別滿意,心理性別與生物學性別是統一的;而易性癖者則一貫對自己的生物學性別反感,心理性別與生物學性別分別處于對立的兩極。易性癖與同性戀在性行為方面也有一定差異。易性癖者不顧解剖學上的證據,在衣著、舉止和行為上主動模仿異性,而同性戀者一般不在衣著、舉止和行為上自動模仿異性;易性癖者在行為中是自覺的異性,而同性戀者在性行為和感覺中均是同性。另外,在男性易性癖者中性驅力普遍降低,即使涉及同性戀活動也表現性興趣不高或性行為減少,而男性同性戀者性驅力并不低下,常主動尋求同性戀性關系。同性戀者一般并無易性的愿望,如有也是階段性的,并常有某些情感上或物質利益方面的誘因以及社會壓力等因素的影響。
(四)預防及治療
易性癖的糾正是十分困難的,故應強調預防為主。對新生兒進行正確的性指定和符合其生物學性別的行為訓練有較大意義。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每個兒童都有健康合理的家庭生活,盡量避免某些親子關系紊亂也有助于防止易性癖的發生。
一般認為精神分析療法對易性癖無明顯療效,心理行為療法的效果不夠理想。但一些實踐表明,易性癖在早期還是有可能通過心理行為療法進行糾正的,尤其是對于青春期前的兒童,行為療法有助于控制其異性意識的發展。有人曾報道一例17歲的男性易性癖者通過強化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很多。另外,由于易性癖者中常伴有其他方面的心理問題,如抑郁、自我評價低和罪惡感等,對其進行心理方面的醫療性幫助還是有益的。有人發現,易性癖者常由于得不到某些易性藥物和社會承認其自覺性別而成為嗜酒者和抑郁者,其中15%以上的人曾有過自殺嘗試史。因此,雖然心理治療無法糾正易性癖,但絕不能因此而放棄這種治療,因為這不但可以幫助患者消除其他心理問題,而且還可為其他的醫學處理奠定基礎。
對某些典型的并伴有嚴重心理抑郁的易性癖者,如有自殺傾向的可考慮易性手術治療,因為這對緩和患者自覺性別與生物學性別的矛盾、促使其心理平衡有利,對社會的穩定也有好處。但是必須指出,易性手術并非是易性癖的糾正性治療措施,而是一種非治療性姑息療法,而且常有并發癥和后遺癥,其適應證的范圍是很有限的,故對易性手術的施行必須慎重。首先應明確診斷,對癥狀性或繼發性易性癖不宜考慮易性手術,因為易性手術并不能使他們的全部癥狀消失,有時還會加劇其他方面的問題。即使在開展易性手術較多的西方國家,也很少接受此種人的易性要求。典型的易性癖者也并非都是易性手術的適應對象。
對嚴重易性癖者的易性手術應有權威性的精神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共同決定,并得到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全面認可,有時還需司法部門和社會學專家參與意見。當然,對伴有嚴重外生殖器畸形、生殖功能喪失者實施易性手術情況相對要簡單一些。
在對患者實施易性手術之前,要有一個較長的適應準備期,對患者先進行激素處理,使男性易性癖者乳房增大,身體特征女性化;使女性易性癖者身體特征男性化,并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試行異性行為及角色。當易性癖者能夠適應異性角色的各種行為活動時,再提出進行易性手術是合理的。如經過適應準備階段,易性癖者的心理不平衡狀態并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對易性手術表示猶豫,則提示易性手術是不可取的。易性手術前的這段適應準備期一般應持續1~2年或更長,這對患者易性后生活能力的提高和性心理的健康都有好處。
易性手術是指把外生殖器形態由一種性別轉換為另一性別并涉及性腺摘除的手術。男性轉換為女性的易性手術通常包括陰莖與睪丸的摘除,以及由會陰區組織重建一個“陰道”的程序,再加上術后的長期鞏固性處理措施,才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女性轉換為男性的易性手術則更為復雜,多難以一次完成,通常涉及子宮及卵巢的完全摘除,陰道及外陰的復雜成形改造,有時還涉及乳房的切除,一般最理想的手術結果也只能建立象征性的“陰莖”與“睪丸”。此類手術并不能真正轉換受術者的生物學性別,只能達到具有某種外形上的象征性改變,使受試術者能夠得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而已。偶爾見到某些報刊上刊登的男性在易性手術后懷孕或女性易性手術后配偶懷孕的報道,這實際純屬神話,因為就是效果最好的男性轉換為女性的易性手術,最多也只能保證性生活接近正常。所謂易性手術后懷孕的報道,是將易性手術和外生殖器矯形手術混淆了。目前易性手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還常遇到法律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目前尚無有關法律規定。
易性癖者易性后還需長期應用激素,才能保持性體象與自覺性別的一致性。
我國已有幾例成功的變性手術報道,但據國外報道有些人手術后出現新的心理障礙,并出現自殺行為,故變性手術這種治療方法應慎而又慎,盡管單純心理治療療效不理想,但目前國內多依賴于該療法。
對易性癖者按性罪錯進行行政、司法處理是不妥當的。除涉及嚴重犯罪活動者外,應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以醫療為主的處理,有明顯社會影響和違紀犯罪傾向的,可根據其要求施行易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