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受虐癖
受虐癖(masochism)一詞的西文來自奧地利一位小說家的名字——馬索克,他是個受虐癖者,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屢屢敘述到這種性偏離。
受虐癖也稱受虐狂,是指在接受所愛對象或自己施行的虐待里,通過痛楚和屈辱而發泄其情欲并獲得性感滿足的一種性心理行為異常。受虐癖者所遭受痛苦的程度可以從不帶有暴力形式的凌辱到嚴厲的鞭打和拳腳相加不等。與施虐癖情況相反,它是被動性性虐狂。
藹理士在論述到受虐癖時說:虐戀的傾向原是原始時代所有求愛過程的一部分,一個衰弱與萎縮的人想借此取得一些壯陽或媚樂似的效用,以求達到釋欲目的。他還進一步舉例說明,雄性動物要將雌性占為己有,事先常必須用盡平生之力,與同性競爭,往往在筋疲力盡之后,落得遍體鱗傷,一身血漬。在求愛過程中既有傷痛也有被傷痛,這是一對不可少的要素。對女性或雌性來說,同情本身當然也是一種傷痛,至于在求愛之際,忍受異性的報復性虐待也是一種傷痛?梢,在藹氏看來,人的受虐心理特別是在愛與被愛過程中是有其生物進化基礎的。難怪英國作家勃爾登(Robert Burton)說:“一切戀愛是一種奴隸現象!笔芘榜彪m在人類歷史上存在悠久,但因其對社會和他人不會發生大的危害,危險性也小,故只是近來才將其列為性偏離內容。目前在西方國家一些俱樂部內設有專門為受虐癖者服務的項目。
1.發病原因 盡管藹理士提出了受虐的生物心理基礎,可其真正的原因尚未完全了解。有人認為可能是對被遺棄或被拒絕所產生的恐懼感的變態心理反應,即希望借助對方的虐待與凌辱以表示接受對方的愛。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對性的一種內疚或罪惡感而自責自罰的表現,借對痛苦的接受以顯示自己的情愛。這種性偏離以男性表現突出而多見,因為女性在正常性活動中多已經具有了屈服和順受行為,因此,受虐行為對加強女性性刺激作用不大。
2.臨床表現 受虐癖者中以男性多見,這里并不包括那些女方“盛氣凌人”和男方為被動性格的情況。真正受虐癖并不完全是一個疼痛的被動承受者,其受虐方式往往是通過積極主動安排的或誘導的,以致能完全滿足心理和軀體對于污辱和體罰的需求。事實上,任何強加于他的或違反其意愿的虐行如辱罵、痛楚等,都不會使其產生快感,甚至會令其不快。受虐癖一般可分為癥狀性受虐癖和偏離性受虐癖。
癥狀性受虐癖主要見于某些疾病。如多元性心理、人格障礙、腦血管硬化癥和一些性格發育異常者。這些癥狀性受虐癖者主要是通過傷害性刺激以喚起其性欲,他們只注重性的緊張性興奮和欣快感性釋放,對具體手段并不注重。這種反常性癥狀可能是通過痛覺作為保持其性興奮的手段,沒有這些受虐手段就可能變為陽萎。少數患者可求人打成遍體鱗傷。此種人往往具有受虐與施虐二重性格,往往有喜歡受虐于各種手段的傾向。還有喝尿、舔足、讓性對象對其使用狗的鏈子或馬靴施虐等諸種情況。
偏離性施虐癖是一種長期的、局限于某單一受虐情形的重復性釋放性的緊張狀態。這種患者常并不渴望色情的性接觸,而只求在性伙伴前受到污辱和鞭撻來釋放其緊張的性欲望。他的緊張的性欲可以在無射精發生的條件下得以解欲,也可在受虐時進行手淫,可有射精現象。比如,他與一位“盛氣凌人”的女人同居,女方就會不時地重復性地對其進行“滿意的處罰”。他們之間幾乎沒有常規性交關系,即使有也多不是持久性的。一般偏離性受虐癖可有較長的潛伏期,有時可長達四五十年,直到心理沖突過強特別是遇上某種危機才表現出來。
就多數受虐癖者來說,解欲的方法是比較固定的。有的可僅僅是柏拉圖式,如與某位“女主人”交換受到辱罵和人格污辱的信件,也可以是肉體的受虐。在西方,?梢娛芘榜闭呙總月都去找同一妓女,讓她把自己手足捆起來,鞭撻、辱罵一頓后便滿意而去,個別人也可有以象第30章性偏離的心理治療 405
征手段來滿足其性感需求的,如某位患者定期到某非職業性妓女家中,假作有性要求,妓女在嘲笑他時,叫來保鏢將他扔出房外,而他卻心滿意足,覺得這種污辱正是他所需要的。在異性戀與同性戀者中都有受虐癖患者,應加以注意。
目前,研究者們對施虐與受虐的轉變關系尚不清楚,但對此兩種行為共存一體的自虐癖一直比較注意,自虐癖是對自己施以鞭撻、刺破等一類的偏離性行為,但是無證據證明他們是精神分裂癥或癲之類的異常。特別是男性青年自虐癖死亡者,無任何跡象表明在死亡之前有什么絕望的想法。青年自虐癖死亡是受虐的一個常見重要臨床類型。這些人大多為10多歲或20多歲的青年,常常被發現自縊而死,也稱“性窒息”。對這種情況,人們常認定有他殺或情殺傾向,因尸體多系被捆綁,生殖器官被暴露。但事實上,這種死亡完全是偶然的,因為在近于窒息死亡時的掙扎正是病人想要體驗和觀看到的一個場面,也是其性快感獲取的必要條件。一般在此案中,死者視野可及處多有一面鏡子,在繩索與頸之間多有一個起保護作用的墊子。有的還將自己扮為女裝。研究資料顯示,患者在室息掙扎時可有排精現象,在此之后,他們再自我解救?梢,這是一類典型的施虐與受虐并存的性滿足方式。自虐癖是受虐癖發展的一種類型還是易性裝扮癖發展的一種類型,仍需進一步研究,對此研究較多的是法醫工作者。女性受虐癖者與男性的表現有很大差異,女性多數情況均較輕,僅有象征性傾向。她們主要是從第一個男性伙伴那里學習而來,往往是男性伙伴有施虐癖行為,將“痛苦——快感”傳授給她。她們起初多是不愿意在痛苦中完成性行為的,但后來形成習慣,使性行為與痛苦相關聯起來。這些青年婦女一般癥狀較輕,其中1/3在性對象無施虐行為時可自愈。
3.診斷與鑒別 診斷對于癥狀性受虐癖和偏離性受虐癖需要加以區別,因為癥狀性患者往往可能伴有其他重要疾病,如誤診很可能延誤病情。
作為癥狀性受虐癖,其性受虐行為只是原發病癥表現的一部分,認真檢查可見到其他各種疾病所具有的特征性癥狀、體征以及X線和化驗指標的異常,如腦血管硬化癥可有顱腦X線片和腦血流圖改變等。癥狀性受虐癖與偏離性受虐癖的鑒別診斷主要有:①癥狀性受虐者只是將受虐作為性興奮的部分手段,而偏離性受虐癖者則以受虐為主要性感滿足手段;②在受虐方式與程度上,前者多不固定且因時間地點不同而變化,而后者則在方式和程度上多有固定的意愿性選擇;③女性病人要特別注意偏離性受虐癖與癔病的區別,性偏離者多是在第一次性行為時習得了性快感與痛苦的聯系,有顯現呈習慣性和癖好性特征,而癔癥患者僅在發病時有受虐傾向,而且并不是固定的行為模式。
自虐癖死亡有時需與其他死亡相鑒別,一般多見于男性。女性自虐癖死亡到目前仍較為罕見。國外曾報道一例35歲女性,離婚,由其9歲女兒發現其死于臥室衣柜后方的小架子上,伏臥位,在大腿之間有振蕩器和一個按摩用的橡膠頭與其陰部相通。發現時振蕩器仍在工作,這表現了典型的自虐癖(性窒息)狀態。
4.心理治療 對于偏離性受虐癖者主要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對早年的心理障礙和現行的受虐行為進行修正。同時要預防同性戀等其他性偏離行為的發生。
對癥狀性受虐行為則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在原發病治愈后,受虐癥狀往往自然減弱或消失。不過,行為療法對防治受虐行為仍有重要作用。
自虐癖者在其未發生過失性死亡之前一般很難發現,通常需要通過正規的性教育使他們覺悟,以轉變成正常行為者。一旦發現這類病人,應按照急癥病人處理,因為他們的行為可有一定的危險性,應積極給予行為療法、心理暗示療法等治療。預防自虐癖者的死亡有時有困難,但男性多以女性裝扮出現在出事現場,故在出現這個苗頭時,應提高警惕。
受虐癖者一般不會對社會造成直接的嚴重危害,但在家庭中會給下一代造成許多誤解,影響其性心理的正常發育,這應引起注意。